近几个月来,青岛市的报纸、电视台,派出大批记者,连续推出了《环渤海走笔》、《齐鲁行》、《长江三角洲纪行》等专栏,在刊发或播放沿海及周边其他城市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还以数字对比或请专家笔谈等形式,毫不留情地对自己的这座城市进行剖析。这一举动在拥有700万人口的青岛,掀起了巨澜,也引起全国不少经济界人士的关注。
据了解,青岛市这一举措的总策划和总指挥是半年前走马上任的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惠来。不久前,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他。话题一开,他谈的是解放思想这个主题。
青岛人“牛”,“牛”得出名;青岛人的“牛”,更多的是昂首奋进,但也有犟强自满———想不到,这位地地道道的青岛人,曾在青岛基层和市委副书记位置上干了10多年的领导,剖析起青岛人的特点和自满、保守是那样犀利:青岛人为“绿树红瓦、碧海蓝天”所陶醉,陶醉了几十年;不少同志习惯于以自己的优势与别人的劣势比;习惯于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这些盲目的自满,其实是一种极狭隘的封闭、保守。这种封闭、保守,影响了青岛更好更快地发展。比如对外开放,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在处理内引外联的关系上,是并驾齐驱,上海、广州、深圳、宁波、大连等城市,均是如此。他们在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同时,也加大吸纳内资的力度。去年,天津市引进内地资金57亿,南京引进37亿,而青岛是多少?竟没有哪个部门能说得清。应该说,青岛在国外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在国内的吸引力更大。可是,盲目的自满,使国内的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至今,没有几家大公司、大集团到青岛投资。目前,进入青岛的5000多个三资项目,80%是中小企业,世界500强只有20多家进入青岛,而上海浦东已达到300多家。
目前,县财政超4亿元的县或县级市,山东全省有17家,而青岛市一家没有;青岛作为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山东省的“龙头”,其人均水平、经济增长质量等方面,不仅无法与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甚至与周边的一些中小城市相比,也有着不小的差距……应该说,青岛人已到了该猛醒的时候了,要猛醒,就要真正敞开青岛的大门,就要跳出青岛这个小天地,抓住机遇,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张惠来曾先后担任过县、市、地区和省委政法委书记等领导职务,他来自基层,素以务实、率直闻名。记者从他那毫不掩饰的谈话中,真正体会到了他所说的解放思想的内涵所在。
“解放思想,加大开放力度,海尔集团等名牌企业的作用不可忽视。可以这么说,海尔、海信等名牌企业的名字,与青岛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张惠来这样说。
对名牌企业,张惠来情有独钟。去年10月,他到青岛上任的当天,便去了海尔集团。半年来,他已先后10多次到海尔、海信、双星、青啤、澳柯玛等名牌企业调研。他说,海尔集团由最初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到如今成为拥有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彩电十大类约5000多个规格品种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除集团总裁张瑞敏的人品、思路、方式等因素外,最关键的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没有强烈的开放意识,他们就创不出“海尔文化”及其管理服务模式。他们的经验,也是我们青岛的一大优势。不仅全市企业界要学,还要让张瑞敏到市委、市政府机关讲课。双星集团也是如此。过去,这些名牌企业,推动了全市工业的发展;如今,我们更希望通过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推动全市的改革开放,使青岛形成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
记者已注意到,近几个月来,伴随着解放思想的深入,青岛市委、市政府不仅提出了“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发展”的发展战略,还陆续出台了搞好内外开放,以及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并对招商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当提及这些时,张惠来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这样说:“请你们监督,请你们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